“在需求中诞生,在挤兑中消亡”这是投资人对网贷P2P行业现状的评价。
从成立至今11年风风雨雨,以金融行业从未有过的速度狂飙至今,P2P在2018年夏天,终于第一次集体倒下。
仅仅一周时间,P2P网贷平台就倒下47家。
在7月,提现困难、失联、警方介入的平台还有70家,根据米咖理财返利网统计数据了解。
P2P原本的概念就是一个个人对个人的借款,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撮合交易,但现实中,许多平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
尽管如此,P2P实际上成为了互联网理财的代名词,并因为高收益迅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资金。
此次行业危机突然爆发,与整体经济环境“钱紧”有关,也与监管趋严之下平台合规成本上升有关。流入的钱少了、要花的钱多了,很多平台撑不住了。
在第一轮平台倒掉之后,雪球越滚越大,投资人信任崩塌、各处取钱,导致挤兑;也有借款人落井下石,想赖到平台倒掉,甚至在行业危局之中,四处找P2P平台借“不用还的钱”,趁火打劫。
P2P网贷平台已从最高峰的5000余家,收缩到现在的2000家。
对于网贷行业来说,正常情况下,每个月都有垮掉的平台,但是这两个月以来特别密集。
行业地震是从2018年6月开始的。
2018年前5个月,每个月倒掉的平台均在20家左右,直到6月,突然爆雷63家,进入7月,危机愈演愈烈。
这是这个行业第一次在资金净流入上出现收缩。从前倒掉的平台中几乎都是恶意的、骗钱的,这次却危及到了正常经营的平台,“做纯粹P2P业务的公司也有倒闭的”。
对于网贷平台来说,投资人和借款人是资金的两个出入口。在当下,不仅是投资人倾向于快速拿回自己的钱,借款人也同样在制造危机。
对于正常做业务的P2P公司来说,很大比例的借款人或借款公司在期满之后是难以偿还本金的,只能先还利息,让平台续贷。
在正常情况下,只要网贷平台每个月的资金净流入充足,就可以为借款人展期。
但是,当投资人不再投资,资金净流入下降20%,借款人又无法偿还本金,就需要平台自己每个月拿出20%的资金展期,很多平台扛不住这样的考验。
简而言之,就是市场整体缺钱,加上监管迫近,让他们在资金流入减少的情况下,还要花更多的钱在维持规范运行上。
下篇更精彩